|
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综述:埃及制宪危机处在岔路口
新华社记者辛俭强 王储
埃及第一阶段宪法草案公投刚刚结束,上任不足一个月的总检察长塔拉特·阿卜杜拉突然于17日向最高司法委员会递交了辞呈。在埃及当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总检察长的辞职无疑使22日即将举行的第二阶段公投前景更加扑朔迷离。
埃及总统穆尔西上台后,采取了诸如撤换总检察长、颁布新宪法声明以及推动新宪法草案全民公投等一系列政治举措,正是这些举措激起了反对派的强烈反对,使埃及陷入穆巴拉克下台以后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埃及第一阶段宪法草案公投的支持率为56.5%,但投票率并不高。在10个省符合条件的2600万选民中,仅有31%的人参与了投票。第二阶段投票将在其余17个省份进行,约有2500万合格选民。
在参加第二阶段公投的省份中,内陆农村和贫困省份居多,埃及穆兄会通过长期的慈善和社会活动,获底层民众的支持率较高,在这些地区享有广泛的民意基础,赢得公投的可能性较大。
而反对派势必继续营造声势,试图在第二阶段公投中扭转局面,阻止宪法草案通过。18日,埃及最大的反对派联盟“全国拯救阵线”呼吁支持者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埃及的法官俱乐部当天也呼吁法官们拒绝参与监督第二阶段公投。
根据穆尔西9日颁布的新宪法声明,如果宪法草案未获通过,总统将在3个月内举行新制宪委员会选举,新委员会须在6个月内完成宪法起草工作;在随后的30天内,将对草案付诸全民公投。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反对派将会加大攻势,赢取更多政治份额,社会分裂可能进一步加剧,埃及的政治过渡进程将被拖延。
应该看到,即使宪法草案获得通过,穆尔西在此轮政治博弈中涉险过关,也并不意味这场政治危机的终结。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田文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穆尔西对目前的整体局势掌控较好,在与反对派的对垒中略占上风。此外,在经历长时间的动荡后,埃及社会发展千疮百孔,大多数民众希望尽快恢复稳定,加快过渡期进程,而新宪法的通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
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副主任吴冰冰对新华社记者说,公投后埃及短期内局势并不会有太大转变,冲突和分歧可能常态化。“埃及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获得基层民众广泛支持的穆尔西并没有动力同反对派展开对话达成一致,而反对派也不会轻易放弃,双方的分歧将愈来愈深且难以化解。”
制宪是关乎埃及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围绕新宪法草案,以司法系统为代表的世俗派与穆兄会为代表的伊斯兰阵营激烈角逐,埃及社会面临严重分裂。过渡进程一旦迟滞,将导致民众对民主化和经济发展的期望落空,动荡中的埃及或将陷入更严重的危机。(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