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在“非洲机遇期”广受关注,中非关系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之时,作为双方务实合作的生力军,中国企业将如何继续为非洲大陆经济振兴增添活力?
“非洲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只要找准企业与当地社会发展的利益结合点,就一定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白银有色集团公司的代表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在非洲”论坛上表示。
白银有色及其中方合作伙伴于2011年底完成对南非第一黄金公司的并购,并为当地解决了8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今天的非洲被国际社会视为“机会的海洋”。论坛上有一些数据被多次提到:2012年,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背景下,非洲经济增长达到4.8%。今年非洲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率。未来5年,全球10个发展最快的国家当中,有7个在非洲。
“中非开展优势互补的投资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资司副司长刘洪宽在论坛上说。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目前已在非洲5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超过2000家企业。这些企业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基础设施,能源矿产、机械制造、信息通讯、建材、轻纺、农业和经贸合作区等几乎所有法律允许的领域。
今天,整个非洲大陆都能看到中国各类企业的身影:从新造的大桥、公路、水坝、铁路、国家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到住宅、医院等民生工程建设,中国企业的出现正改变着非洲各国的面貌,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非洲国家竞争力作出重要贡献。
1997年开始进入非洲市场的中兴通讯,已在48个非洲国家建有代表处和分公司,一些分公司的非洲当地雇员超过50%。
“中兴通讯在非洲市场投入不断加大、收入逐年增长。中兴将政企、终端和运营商作为未来在非洲发展的三大支柱。”中兴通讯公司非洲中东区域部副总经理王亦文说。
在非洲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奇瑞将借助中非基金的资源和平台,加快在非洲市场的投资步伐,根据非洲市场实际情况,专门研发适应于非洲气候地质条件和消费特征的车型。
随着一批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也使非洲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学生说,“中国制造”质优价廉,帮助他们圆了“手机梦”、“电视梦”、“汽车梦”等。
中国企业在非洲更加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通过经济、文化和情感的纽带,固化和加强中非传统友谊和全面合作。
“我们坚信,只有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李吉勤说。
该公司遍布阿尔及利亚30多个省份的项目极大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通过技术培训为当地培育了技术人员,与当地300多家中小企业保持了中长期的合作,还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及时为当地提供援助。
中国企业日益提高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非洲各界越来越广泛的认可。2012年3月,刚果(布)首都一军火库发生爆炸,周边区域几乎夷为平地,唯有中国企业的社会住房项目屹立不倒,被刚果(布)总统萨苏赞誉为“中国制造”的标志。刚果(布)外长伊奎贝说:“应该请质疑中国工程的西方人到爆炸现场看一看。”
中国并不是唯一发现非洲机会的国家,却是最认真对待非洲机会的国家——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
当然,随着中非经贸投资合作快速发展,难免会出现一些“成长的烦恼”。
中兴通讯的王亦文认为,要形成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化本土化,植根当地。
中国社科院西亚北非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贺文萍认为,要多让非洲民众了解中国企业。“比如,铜矿对环境要求非常高,企业花了很大气力保护环境。当地老百姓却不一定知道。可建立企业开放日,邀请当地人来参观企业,了解企业。”她表示,相信“非洲梦”和“中国梦”肯定可以实现共赢。(完)(执笔:熊争艳,参与采访:张艺、刘华、吕秋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