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6|回复: 0

从对非外交看“中国梦”的对外传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7 23: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蜚语 于 2014-8-17 23:50 编辑


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如何与非洲人民实 现减贫和发展的“非洲梦”相互对接、共同发展和实现梦 想,其实就是要讲好中国的发展故事,以及发展后的中国如 何能够帮助相对滞后的非洲也实现其渴望脱贫和发展的“非 洲梦”。一个是中国自身的如何发展,一个是中国如何帮助 非洲发展,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发展”命题,却蕴含着广博 和深厚的内涵,在对外传播时需要借助政府、企业以及NGO等 不同行为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来沟通和宣介。

政府:传播用语需用“真、诚、实”代替“虚、泛、空”

长期以来,政府作为对外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的主体,在外交工作中发 挥着至关重要的领航作用。但毋庸讳言的是,我国的政府外交由于受一些固有惯性思维以及传统话语体系的限制,在宣介中国对外政策时所使用的传 播用语也常常是一些千篇一律、比较固化的套话,甚至表现出内容虚幻、措词空泛、针对对象笼统等特征。不少外国学界和媒体在解读中国的外交表述 时,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试图在字里行间的某些细微不同处来“挖掘” 出我们政策的“新意”,而这自然容易导致媒体解读中的偏差以及与我们政 策初衷的不符甚至相悖。

在对非外交中,我常常听到非洲各界的朋友们说,中国的对非政策听 起来都很好,比如“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赢发展”以及“新型战略 伙伴关系”等等,但这些表述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双边关系应遵循的原则和方式,而不是要帮助非洲实现的发展目标。另外,这些原则具有普适性,适用于中国与世界上的任何地区和任何国家,对非洲国家的特定针对性并未充分 体现出来。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害怕和担忧中国强盛会危及其霸权和世界主导 地位截然不同的是,非洲国家希望中国强大,但担忧的是强大后的中国是否会重蹈西方国家对非洲过去所做过的事情。非洲渴望摆脱落后与贫困、实现自立和发展。因此,减贫与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
标”和共享全球化成果、推动非洲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等具体的政策目标表述应该更贴近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当下关切。

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互动对接的日益频密与多元,中国政府在政策传播用语方面已经在进行调适。中国领导人还把自身独特的领导魅力和极具亲和力的语言表述方式揉和融入到相对具有惯 性和刚性的政策原则陈述之中,起到了很好的外交效果。如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非时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 诚伙伴》的演讲时,不仅开篇用斯瓦西里语问候大家,而且在演讲中特意提及被翻译成斯瓦西里语、在坦桑尼亚热播的中国电视连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以及一对中国青年人通过到坦桑尼亚度蜜月旅行而由此爱上非洲的故事。这些紧贴地气、通俗易懂和平易近人的语言一下就拉近了领导人与人民的距离,无怪乎习主席短短30分钟的演讲就收获了30次的掌声。

业:做好企业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传播先进企业文化理念

面对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多元化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单纯依靠官方的政府外交一个管道已不足以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外交挑战。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一方面为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与融合发挥了桥梁乃至桥头堡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一些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报道和诋毁也往往来自一些企业在海外的不规范经营甚至是非法从业活动。

据商务部发布的官方统计数据,目前中国在非企业有2000多家(笔者认为,这个数字主要包括的是在我驻非洲各国使馆经商处挂号注册的国有企业和一些有实力的大型私企,估计没有包括大量的小规模私营企业。因为笔者曾于2010年8月上旬调研过在中东非小国乌干达的中资企业,当时仅在该国从业的就有28家中资国企以及近千家中资私企),非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劳务工程承包市场以及第三大投资目的地。毫无疑问,企业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担负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在中非经贸合作以及中国对非外交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中坚作用。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历史还很短暂。在中国 企业走进非洲的过程中,因对非洲的不了解容易产生两种极端的思维误区: 一是认为非洲就是贫困和动荡的代名词,不敢到非洲投资,甚至到了“谈非 色变”的程度;二是以为非洲处处是黄金,容易发财,钱好赚。结果没做好可行性调研就盲目投资。当投资项目受阻时,又错误地认为非洲不仅经济发 展落后,法律制度、人员素质等也都处于蛮荒时代,于是往往采取行贿等手 段试图用“钱”来摆平一切。有人说,西方企业家到非洲考察项目时,大都是带着律师和会计师一起去,而中国企业家则是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通过一次次的教训,付出一笔笔的学费才逐渐累积起在非洲从业所必备 的各方面知识。事实上,如果把这一项知识储备工作前移,本可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并树立好的企业形象。

来源:中国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2-23 1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