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5|回复: 0

2015金融:存款保险制度落地 金融市场化改革启新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0 03: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尽管存款保险制度目前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还有诸多细节有待明确,市场对于其何时落地也存在不同的预期,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一制度落地对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一方面,它为接下来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存保制度以及接下来可能出台的银行破产条例,也将开启银行业真正市场化竞争的大门。

  利率之变

  存款保险制度筑基石 利率市场化提速

  每经记者 邓莉苹 发自深圳

  上调存款利率上限、取消贷款利率浮动限制、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征求意见……2014年,利率市场化步伐坚定前行。

  而随着一系列政策在2015年逐渐释放,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无疑将提速。不过,多位专家认为,尽管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基础,但是我国要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一个相应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

  银行“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

  2014年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式对存款保险制度向社会进行为期30天的征求意见。这也意味着,这个酝酿已经超过20年的制度有望正式推出。

  《意见稿》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众多的分析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个制度的推出,将有利于“推动利率市场化”,促使“金融改革创新提速”。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意味着银行背后的政府兜底、国家信用等“隐性承诺”将逐步被打破,未来银行也适用市场化的破产制度。

  “有了这个机制 (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就可以退出,这是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基础和配套机制。”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竞争加剧,银行的息差可能收窄,风险可能会增加,可能会有经营不善的银行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这种情况就会很难处置,有了这个制度,就可以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处置。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表示,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利率市场化总是有后顾之忧,有了这个制度,利率市场化就可以按照既定步骤推进。

  券商:存款利率上浮障碍消除

  最近两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显然有所加快。2014年11月,央行在降息的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而此前的2013年,央行已经全面放开了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下限,目前利率市场化仅剩最后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奚君羊认为,可以预见,目前存款利率的改革路径会通过放宽浮动上限来逐步实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4年两会时曾表示,存款利率放开应该也是利率市场化中的最后一步,这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够实现。

  而即将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将会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大部分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都是渐进式的,往往持续10年以上;大部分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或者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经过20年准备终于推出,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进入加速期,存款利率上浮的障碍消除。

  专家:需找到可靠基础利率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是“两条腿”走路:一是放开利率管制;二是建立及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发行大额定期存单等。

  事实上,央行已经多次在相关文件中提及大额存单制度,在2014年11月宣布降息后,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适时通过推进面向企业和个人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继续有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实现利率市场化,从路径上来说,无非是逐步放宽存款利率上限。但是要真正实现,还需要一些其他条件,主要是央行要找到一个替代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利率。”奚君羊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利率来传导,如果存款利率也放开了,对央行来说,很多商业银行就很难约束。

  郭田勇也表示,利率如果完全放开,大家可能还担心几个问题,比如利率市场化要解决政府软约束的问题,要解决商业银行风控能力的问题。同时,还要解决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问题。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2007年推出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和2013年推出的LPR(贷款基础利率)以及国债收益率曲线都有可能培育成基础利率。不过也有观点指出,这三种利率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还很难作为基础利率使用。

  奚君羊认为,可靠的成熟的(基础)利率还在酝酿过程中,如果这没有实现,还很难说实现利率市场化。

  郭田勇指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可能是存款利率上限一边放开,而利率传导机制也一边完善,存款利率上浮的空间可以增大。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慢慢接受这样一个(基础)利率。

  《《《

  行业之变

  破产条例有望出台 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大幕将启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2014年,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存款利率上浮区间也进一步扩大,临近年末,酝酿二十余年的存款保险制度也终于迎来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利率市场化也将给银行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就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存款利率上限若放开,则意味着未来银行存款将不仅面临互联网金融的争夺,银行业内的竞争也将加剧。

  不过,“虽然业绩很难再保持往年的发展势头,甚至有机构预测商业银行将遭遇利润零增长,但从政策层面来讲,实际上是给予了银行比较大的改革空间,一些改革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银行会有更多的机会。”某城商行内部人士表示。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利率市场化需要多方面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配合。“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酝酿多时的银行破产条例应该也会配套出台。”某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存保制度对小银行难言利好

  11月30日,国务院法制办、央行发布《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为即将出台的存款保险制度勾勒出了大概的框架。

  业内普遍认为,存款保险制度是迈向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国泰君安研报就指出,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置性改革,如果存款保险制度在2015年1月推出,意味着2015年利率市场化具备了加快推进的条件,存款利率上限可能会逐步放开。

  不过,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就意味着未来银行存款将不仅面临互联网金融的争夺,银行业内的竞争也将加剧。“这可能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息差收入,并使得银行负债端成本上升。同时,银行业的竞争将会出现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上述城商行内部人士也对记者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对小银行来讲难言利好。“这实际上是要让银行彻底自担风险,很有可能导致存款资源更加向信用较高的全国性大中型商业银行集中,这对小银行来讲无疑是增加了竞争,推高了成本。”

  破产条例与银行混改或加速

  值得注意的是,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需要多方面制度和市场运行机制改革的配合,比如银行破产退出机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监管方面同样酝酿多时的银行破产条例应该也会配套出台。之前监管层就已经多次公开表示金融机构在经营失败的情况下将被允许破产,已经为银行破产条例的出台铺好了路。”某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银行的市场化并购将成为常态,本身运营良好、同时又希望区域和规模较快扩张的银行将因此受益,这将改变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兴业证券研报指出。

  此外,商业银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样有望在2015年迎来突破。

  实际上,2014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将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在2014年8月的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首次提出下一步将推进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申银万国研报指出,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途径包括:1.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拥有技术、产品和资金优势的企业取长补短,或者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规范化运作;2.加入自然人,允许员工持股将使得资本和劳动有机结合,提升银行经营效率;3.采取分拆上市的方式来优化整体的融资能力和治理结构。

  业内:资管业务将成发展重点

  展望2015年,在金融市场化继续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明年银行业绩下滑基本是可以预期到的。在负债端,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以及股市的走强,直接或间接地推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上述某股份行内部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不过,当前亦存在比较好的政策预期。国泰君安研报就指出,央行未来将更多地依赖于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数量手段,这有利于缓解因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银行负债成本上升。如果未来降准空间比降息大,银行有可能成为“黑马”。

  而在资产端,经济减速将迫使银行经营转型。有券商研究员预计,2015年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将放缓至13%,非息业务的扩张将更加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各行发展的重点业务和利润增长点。《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中指出,逾八成银行家认为资产管理业务的战略定位是推动业务转型与利润增长的重点。近七成的银行家认为未来应当重点发展理财产品投资管理业务。

  《《《

  汇率之变

  去常态化干预人民币汇改下一步如何落子?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2014年1月中旬,人民币即期汇率转升为贬,日内波幅逐渐扩大。随后,央行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的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自此,即期汇率开启了这一年波澜壮阔的“双向波动”,成为整个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最为明显的特征。与此同时,央行基本退出了“常态化”干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2014年明显加速。

  此外,回顾2014年,国际金融市场上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大事件”,那就是美联储逐步退出了量化宽松政策(QE)。业内人士指出,这直接导致了2014年下半年美元指数的持续上涨,全球范围内的非美货币全线走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还将于2015年的某个时候开始步入加息通道,美元或将突破多年底部,持续大幅上涨,大量国际资本将逐渐回流美国。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资金外流、货币贬值的压力将普遍加大。

  多位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央行的汇改重点将是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而非单边升值或贬值。具体来看,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和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等几个方面将是下一步汇改的方向。

  汇率形成明显双向波动区间

  2014年1月初,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延续2013年升势,向6.0的历史性关口步步紧逼。2014年1月14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最高升至6.0406,创2005年汇改以来的最高水平。此时,市场舆论普遍认为,即期汇率“破6”指日可待,即将迈向“5时代”。然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经过近一个月的盘整之后,即期汇率转升为贬,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贬值。

  2014年3月14日,央行发布公告宣布 “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随后,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进一步扩大,并于4月30日刷新2012年10月以来的新低,至6.2676。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自2014年1月15日至4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询价)累计贬值3.61%。

  此外,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QE,以及美国加息预期的增强,美元指数自2014年7月份开始加速上涨。不过,尽管美元指数逐步上涨,主流非美货币全线下跌,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则在2014年5月末至10月末的5个月时间里震荡走强,累计升值2.16%。但自11月初起,人民币开始迎来一波快速贬值。截至12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询价)累计贬值超过1.77%。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从2014年的实际波动来看,即期汇率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双向波动区间。

  改革下一站:中间价?

  实际上,人民币形成“双向波动”的背景,除了汇价浮动区间的扩大,还有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和央行 “常态化”干预的退出。2014年3月18日,央行新闻发言人就明确指出,将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和中间价波动出现“背离”的现象屡屡出现。

  对此,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与中间价的走势不完全一致,本身就说明了央行已经逐步退出了对外汇市场的常态化干预,现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

  “在扩大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淡出常态化干预的情况下,未来汇率改革的重点将是更灵活的中间价形成机制,而非单边升值或贬值。”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具体来看,进一步扩大汇率浮动区间,逐步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和丰富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等几个方面将是下一步汇改的方向。

  实际上,决策层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然加快。宋清辉告诉记者,央行致力于在两年之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支持人民币双边互换的国家也在增多。这显示中国正在沿着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等四个方向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专家:双向波动将成主要趋势

  记者注意到,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然而,上述“权重”从未公布,成为中间价形成机制中最不透明的部分。“当前,中间价的走势实际上体现了央行汇率管理的意图,并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因此,定价机制是中间价改革的重中之重。”宋清辉表示,应逐步提高中间价形成机制的透明度,并降低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

  对于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宋清辉指出,在美元强势的大背景下,人民币短期仍面临贬值压力。“未来半年出现小幅贬值是大概率事件,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将成为主要趋势。”宋清辉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俄罗斯卢布出现了“断崖式”暴跌,最多单日贬值接近20%。有分析人士担心,卢布的“崩盘”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扩大跌幅,并进一步影响到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但多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及资本回流美国的情况下,尽管中期内人民币很难独善其身,但短期内的贬值压力不会很大。

  兴业银行外汇专家项楚就指出,短期而言,人民币可能仍有小幅升值动力,但如果美元开始加息,人民币2015年下半年就可能很难独善其身。实际上,央行可能会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即在其他货币都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不加入其中就会影响出口;如果加入其中,又可能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和造成资金外流。央行的汇率政策目标应该是想保持人民币在一个大的区间之内波动,比如在6.0~6.3之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11-21 02: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