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上海自贸区
与广东、福建、天津三个自贸区“新成员”相比,上海自贸区最为外界关注的是这个“先行者”还能使出什么新招。上海自贸区“2.0版”方案中,出现了产业预警制度创新、创新人才服务体系等新概念,此间专家解读称,上海自贸区扩容方案新举措蕴含制度创新的大改革。
“加大金融创新开放力度,加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联动。具体方案由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上海市政府另行报批。”金融领域的改革一直是上海的优势所在,而扩容方案中却仅寥寥数语,似与上海国际金融大都市“身份”不符。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认为,这表明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全面联动,是有别于其它自贸区的重要差异,是上海自贸区最大特色。
他认为,所谓国际金融中心,意味着货币在这个区域可以实现支付、计价、储备等全职能。上海下一步需要打通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推出相应的资金跨境流动等监管措施。除了央行与上海市政府此前共同推出的上海自贸区“金改3.0版”即“新51条”外,还应开放个人资本账户、试行面向海外人民币的纳斯达克市场、试行面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市场。
除了金融领域的制度创新,人才流动通行制度也是上海自贸区“2.0版”方案的一大亮点。对于方案中“探索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和国际人才流动通行制度”这一条,赵晓雷说,“这是2.0版本中的新内容,引入了人才流的概念,此前仅有货物流、资金流”。
他说,上海提出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是关键。新版本的自贸区将是探索国际人才流动通行制度的重要窗口,这也是自贸区建设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重要体现。
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也是上海自贸区将要探索的领域。“2.0版”方案中明确要发挥上海自贸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叠加优势,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科研院所、高等教育、人才流动、国际合作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称,上海自贸区要试点的“产业预警体系”将为科创研发人员“保驾护航”。
根据出台的方案,上海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试点建立与开放市场环境相匹配的产业预警体系,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上海市政府可选择重点敏感产业,通过实施技术指导、员工培训等政策,帮助企业克服贸易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产业升级。
陈波说,在市场开放的环境下,当某一产业产能过剩或是面临外资市场挤压时,政府如何对企业进行产业预警,帮助他们应对风险,将在日后的上海自贸区寻找到答案。(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