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积极拓展东南亚、非洲等地域的电机软起动市场,今年,我们正计划完成巴基斯坦、老挝、缅甸的市场摸排和调研工作,在这些国家设立办事处或分销商。”近日,万洲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预计今年该公司新增国外客户10家以上,出口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
自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襄阳市高度重视,在原有海外市场的基础上,抢抓新机遇,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市场。
6月20日,骆驼集团股份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收购该公司旗下吉扎克蓄电池公司至少51%的股权,布局中亚及周边市场,这是中国蓄电池企业首次在中亚地区投资并购。
骆驼集团总裁刘长来说:“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将更名为骆驼吉扎克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其后,我们将对新公司进行扩充,使其年产蓄电池达到300万只。”刘长来表示,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5国蓄电池生产企业少,且规模小,80%的蓄电池需要进口。骆驼集团进入后,不但能提升新公司产能,满足市场需求,还将大大提升乌兹别克斯坦蓄电池的技术工艺,解决当地人就业,实现双赢。
2013年8月2日,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2.03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KFLT轴承公司。至此,襄阳轴承正式持有KFLT公司89.15%的股权。
襄轴的本次收购也成为湖北省国企海外并购的第一例,也是国内轴承企业海外收购规模最大的案例。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正着手借势进军欧洲市场,并利用襄轴生产半成品、在波兰工厂进行最终加工出口到美国,有效解决襄轴产品出口美国存在的反倾销问题。
此次并购还推动了中波双方经贸、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襄阳汇源农林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种植养殖、粮油及农副产品收购等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襄阳汇源农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启说,在对周边几个国家考察后,公司发现哈萨克斯坦等国农产品原料质量很好,正计划以新疆的阿克苏棉贸公司为“跳板”进而向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
化六建公司是襄阳市一家具有对外承包资质的大型央企。2000年,由于国内化工建设市场竞争加剧,化六建决定转变过多依赖国内市场的发展方式,积极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如今,化六建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15704.3万美元,占全年新签合同总额的96.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7143.3万美元,占全年完成营业额的70.1%。
这些企业通过海外建厂、并购,建设生产线、产业链、产业集聚区来实施国际化产能和装备合作,不但降低了自身成本,还填补当地产业空白,逐步成为该地区行业领头羊,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
据自襄阳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襄阳市外贸出口107549万美元,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
作为中部城市,襄阳如何在“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布局中适应新常态、争取新作为?
王君正给予积极回应:主动抢抓“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以创新的举措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打造汉江流域开放高地。
为此,襄阳大力实施“双向拓展”战略,即:向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波兰、俄罗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国家,韩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三国均与襄阳有着密切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访问期间,王君正共参加政务、商务活动36场(次),会见有关政要29人,会见企业家、商会负责人等90余人,就襄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向海外朋友作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阐述,展示了“千古帝乡、智慧襄阳”城市品牌的魅力和风采。此次出访引起了舆论的密切关注,波兰、俄罗斯、韩国当地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一股“襄阳热”正在这些国家和地区风行。
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既是襄阳对外开放战略的新选择,也是襄阳企业走向世界的新路径,更是襄阳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新路标。
开放的地区最有活力,开放的经济最具竞争力。回顾过去,襄阳企业到波兰、俄罗斯开拓市场的成果可圈可点。
2013年,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2.03亿元收购波兰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克拉希尼克滚动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kflt),成为湖北省国企海外并购的第一例。kflt作为波兰的第一大轴承企业,在被襄轴并购之后,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波籍员工收入翻了一番。该项目被波兰总统新闻发言人誉为中波合作的“标杆”,被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称赞为“对襄阳乃至湖北的对外开放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带动效应”。
早在2003年,襄阳恒星活塞环公司就向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州出口汽车零配件产品,并在该州落地办厂。
对于襄阳企业而言,走出去,天地更加宽广。
曾经,襄阳是连接亚欧“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南方茶通过“茶马古道”水陆通道远销欧洲、中亚等地区。
如今,襄阳主动抢抓“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向西打通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汉新欧、郑新“铁铁联运”通道,向东推动襄阳至宁波的“五定班列”常态化,抓紧汉江航运体系建设,尽快打通连接亚太的“铁水联运”、“江海联运”通道。
当前,襄阳正在加快陆地港建设和保税区申报,实现“公水联运”的无缝对接,在陆地港实现直接报关、直接商检、直接出口,努力打造鄂西北多方位、低成本的出海通道,进一步拉近襄阳与世界的距离。
“一带一路”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既是襄阳扩大开放的顺风车,也是襄阳扩大开放的新引擎。
只要能乘上“一带一路”的东风,襄阳就一定能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和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
作为正在加快建设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须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过去已有的国际合作基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必将变成襄阳扩大开放的新优势。
对外开放只是手段,加快发展才是目的。市委、市政府自觉把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与襄阳实际结合起来,贯彻落实省委“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一方面积极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另一方面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浪潮,着力打造襄阳经济升级版,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地处中部的湖北省襄阳市,正以“舍得打破坛坛罐罐,拆除篱笆围栏”的自我革新精神,加速引导企业走出去和建设物流大通道,全力把内陆城市推向开放前沿。
在新疆精河县,一片173亩的企业工地上,办公楼、宿舍楼和纺纱车间已经建成,工人正在紧张安装购自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国际顶尖纺纱设备。“如果没有一带一路,我还只是在新疆采购棉籽,不会从襄阳落子到这里。”襄阳汇源农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国启说。
在这片场地上,徐国启计划3年内完成投资5亿元,建成10万锭纺纱、3000万米织布及棉秆综合利用生产线,再加上襄阳的棉籽油加工基地,他将把棉花“吃干榨尽”;通过在阿拉山口岸建保税仓库,从中亚进口原料,再将产品通过中亚销往欧洲。这个有关棉花的完整加工生产链,成为襄阳搭乘“一带一路”快车的缩影,新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也将成为襄阳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带。
据了解,为让襄阳尽快走向“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前沿,襄阳市梳理了光电子信息、铁路技术装备制造、专用汽车等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等7大对接产业,并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企业到俄罗斯、波兰、泰国、印度等国家举办经贸洽谈活动。目前,襄阳轴承已收购了波兰最大的轴承企业,成为湖北省国企海外并购第一例;民营企业骆驼蓄电池已中标印度铅酸蓄电池项目,将投资2100万美元。襄阳市商务局局长罗毓然说:“走出去的氛围浓了,我们也调整了对外贸企业的扶持政策。”
此外,襄阳正以打开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姿态奔向“一带一路”。现在一列满载31个国际集装箱的班列,从襄阳发出,开往宁波港北仑港站,将建材运至莫桑比克只需要20天,运费下降了30%。去年,通过这种铁海联运,襄阳发送标准集装箱1552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3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襄阳迫切需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扬帆远航。
根据 科技日报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