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0|回复: 0

天津临港经济区紧抓滨海新区 海陆串联“一带一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0 0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前,天津自贸试验区首条直通欧洲的货运班列开通,为连接中国北方和欧洲腹地增添了安全快捷的陆上货运通道。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预计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实现三年年均增长13%,成为国内首个GDP过万亿元的国家级新区。

  近几年来,滨海新区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海陆双拼”优势。今年6月底,京津冀地区首个海铁联运的综合性集装箱铁路枢纽中铁天津集装箱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目前已发送国内集装箱班列155列,12000标准箱。天津港通过铁路网直接串联起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四个过境口岸。

  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运营后,一批制度创新举措落地实施,政策优势叠加也令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热情高涨。滨海新区的这些举措,促进了生产要素在辽阔“丝路”上的流动,为推动沿线国家及地区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更好发挥滨海新区在“一带一路”中的功能定位,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经贸合作升级版、推动产业与技术合作等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海陆空衔接的国际航运中心、产业与技术合作高地、经贸创新合作战略平台、跨境金融服务基地、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t010a7293e8f80f38a1.jpg


  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克服新常态下诸多不利影响,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中勇挑重担,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争作示范,努力打造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两个升级版,向着国际化创新型新城区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数据显示,滨海新区近几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保持在13%以上,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新动能促发展多点开花,创新活力充分激发,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迅速在这里聚集,一批批国家级高端产业和研发基地不断形成。一座经济发达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绿色宜居之城、魅力人文之城、和谐幸福之城正崛起于渤海之滨。

  1 落实国家战略排头兵

  今年以来注册的京冀项目达到845个,资本总额1043.7亿元

  9月28日,天津市与北京市在京签署协议,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滨海新区在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面临新的最大机遇。

  天津市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天津 一基地、三个区 的功能定位,其中每一项都与新区直接相关,主要承载地都在新区,决定了新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滨海新区正抢抓机遇,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示范者、排头兵和坚定执行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滨海新区制定了《天津滨海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年行动方案(2015—2017年)》和《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及天津市实施方案滨海新区涉及事项分工意见》,提出未来3年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7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并对国家规划纲要涉及新区的16项任务和天津市实施方案涉及新区的20项任务明确责任分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资源,加强与河北省的区域合作。

  2015年,新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900多个,其中签约356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今年以来,在滨海新区注册的京冀项目达到845个,注册资本总额1043.7亿元,其中,投资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48个,还有62个项目正在加紧洽谈。

  为实现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大力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积极配合做好京津冀地区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等,滨海新区主动融入,精准发力,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积极作为,逐渐成为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

  2 争当创新驱动示范者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164家,科技创新贡献率超过60%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滨海新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自贸+自创”联动的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众创空间承载创新创业的新路子,建立了科技领军企业动态数据库,一企一策帮扶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规模在十亿、百亿级的本土标志性领军企业……滨海新区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

  目前,滨海新区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57家,其中国家超算中心等15个创新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均具有一定影响力。承担实施的国家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等40项自主创新重大项目,天河一号、曙光星云等一批技术产品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滨海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1164家。科技创新对于滨海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为新区改革发展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滨海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在于“先吃螃蟹”。审批印章由109枚变为1枚,将工商、食药、质监“三局合一”,完成全国第一笔出口商业保理业务、第一单法式税务租赁业务、第一笔渣打银行给国内保税租赁融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以推进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滨海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一批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示范。

t0184c11020956a1b66.jpg


  3 建设开发开放桥头堡

  两批175项制度创新举措已有141项落地实施

  2015年4月21日,滨海新区正式接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火炬”,也接下了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一家企业在自贸区注册,每一秒钟就有1.7万元的资本聚集在这里……

  一年来,自贸区以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开放聚合全球资源,努力建设新一轮改革开放试验田。

  滨海新区用对外开放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两批175项制度创新举措已有141项落地实施,累计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2万户,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的基本制度框架初步构建。

  高水平建设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目前注册企业超过3500家,企业境外贷款总额超过9亿元,获批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绿色发展示范区,成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合作项目的又一典范。

  今年年初,滨海新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到重点战略的位置。

  天津港贸易往来扩大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在世界港口排名第四。每年货物吞吐量和口岸进出口货值中,有超过50%是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

  滨海新区辐射和带动功能不断凸显,正在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新的增长极地位已初步奠定。

  4 推进宜居宜业新城区

  实施大绿工程和全民绿化行动,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滨海新区全方位推进绿色城市、绿色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美丽滨海”建设,实施大绿工程和全民绿化行动,建成了一批森林公园、绿色堤岸、绿色廊道、街心公园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3%。

  同时,滨海新区下好“关停并转”先手棋,用高端、高质、高新“三高”实现耗能、污染、排放“三降”,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建立起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如今,漫步滨海新区,楼在景中,人在画中,厂在绿中,信步皆园林,满眼尽染绿。

  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这片昔日盐碱荒地、废弃盐田、污水库各占1/3的地域,如今湖水波光粼粼,植被郁郁葱葱。这是滨海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目前,中新生态城居住建筑节能率均大于75%,全年太阳能热水供应量占总生活热水量的80%,建起了国内首座获得认证的再生水厂,实施了国内首个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滨海新区坚持在发展中惠民,在惠民中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滨海新区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保障民生,特别是总投资300亿元的“十大民生工程”加快推进,累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6000亿元以上。

  一批批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投用,一座座新学校和医院拔地而起,地铁陆续开建,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适应群众多样化需求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宜居宜业的滨海新城魅力绽放。

  5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地

  日前,泰富重工正集中精力在临港经济区建设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高地——泰富港机及海工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该基地将诞生全球首个工业4.0厂房。实际上,这仅仅是临港经济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天津临港经济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这进一步明确了临港装备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为临港经济区有效整合、深度利用京津冀资本、技术、配套产业,厚植发展优势,建设以海工装备、智能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基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区域支持。”临港经济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临港经济区已聚集太重、中际装备、博迈科、华能、天津电力机车等一大批高端装备龙头企业,并逐渐形成高端装备全产业链。

  临港经济区按照“1+1+1+N”产业发展模式,由单一引进项目向构建现代产业集群转变,突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六大产业集群。其中,以中船重工、博迈科、海油工程、泰富重工等项目为龙头,打造修造船及高端海工装备产业集群,30余家高端海工装备产业实现集聚发展、规模发展;以天大水下滑翔机、爱国者机器人、今相传智能饮品机器人、智造宝3D打印等项目为龙头,打造集工业、农业、医疗、教育、娱乐领域,涵盖地面、水下、空中等多空间为一体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天津电力机车、钱江重工等项目为龙头,打造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以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基地等项目为龙头,打造海水淡化及成套设备产业集群;以华能、龙净环保、胜科水处理等项目为龙头,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以天航华创、光启等项目为龙头,打造空天技术装备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推动临港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临港经济区借助技术研发设计转化、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综合信息服务、员工教育培训、科技金融服务四大保障平台,加快拓展海洋经济、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新兴产业板块,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临港经济区智能装备产业已初具规模,完成智能装备产业园一期建设,15家智能装备项目落户。同时,天津临港中德“工业4.0”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已全面启动,必将实现“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 “工业4.0”的融合发展,促进临港制造业向打造工业4.0快步迈进。海工装备企业实现集聚、集群发展,中际装备、新港船舶、腾盛海工等30多家海工装备企业加速壮大,海洋产业总产值迅猛增长,2015年临港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超过228亿元;海洋高端产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以临港港务集团、安信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以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代表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以中德医药产业园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高端产业取得重大进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以“海博会”为标志的区域产业品牌正在形成,泰富重工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设备交易平台成功“上线”,与中科软合作,建设临港高端装备数据中心。

t01959d9cb5f53acf19.jpg


  6 “港口与工业一体化”演绎临港魅力

  作为临港经济区交通发展的基础,如今岸线码头一派繁忙景象。“临港经济区目前已形成集港口、铁路、公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特别是航道、码头、岸线已成为临港的灵魂和生命线,同时也是临港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在大沽口港区码头,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临港经济区大沽口港区早在2009年就成功接卸重达1338吨的大乙烯设备,为当时华北地区最重大件。2012年又成功接卸重达1800吨和1850吨的分离塔,创造了当时全国单件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纪录。同时,土地、码头、铁路、公路,加上高标准的水、电、气、热和其他基础设施,众多生产要素合理聚集,使临港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及依托港口大进大出的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多式联运体系格局日渐成熟,码头、航道、铁路等资源得以优化组合,临港经济区的“磁吸效应”正被不断催化、放大。码头航道优势明显,临港经济区已建成万吨级泊位30余个,实现入港物流无缝对接。目前,临港经济区下辖大沽口及高沙岭两个港区,规划70公里港口岸线,60平方公里港池水域,其中大沽口港区已实现开港通航,大沽沙航道目前具备10万吨级昼夜双向通航能力,10万吨级高沙岭航道正在建设中。

  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临港经济区建设铁路与京哈、京沪铁路干线相连,实现与全国铁路网的联通,年铁路运输能力超过1500万吨。开通了12条国际航线,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航运业务往来。同时,临港经济区已建成道路135公里,周边有海滨、京津塘、津晋高速等9条高速公路联通全国,连接临港与滨海新区核心区的滨海地铁B1线也已正式开工。

  此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目前临港经济区从签约、建设到投产、达产,从项目准备、工商注册到竣工验收、产需对接,从产业政策、金融服务到技术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为入区企业提供便捷、完善、专业的“专家+管家式”服务。

  7 勇立潮头再扬帆

  在“十二五”良好发展势头基础上,“十三五”期间,临港经济区将紧紧围绕“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功能定位,以创新为引领,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补充、海洋经济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提升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功能。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2016年临港经济区将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六大产业集群,深入落实重大国家发展战略,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抢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化与自贸区战略合作,带动自贸延伸产业落户临港。继续强化海洋经济,大力引进港口机械、海洋工程装备、海上石油平台等海洋产业相关项目,加速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集聚,同时定向实施“聚链、展链、补链”行动,形成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全产业集群。

  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2016年,临港经济区将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临港分园建设,落实自主创新示范区“6+4”科技支持政策。同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做优、做强、做大科技小巨人企业,推进金融改革创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持续提升发展环境,打造宜居宜业临港。2016年,临港经济区将继续完善基础配套,加大港区建设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实现一批酒店、商场、大型餐饮中心、休闲娱乐项目入住,九年制义务学校主体结构完工、规划建设大型医疗卫生机构。推进“美丽临港”建设,深入实施“四清一绿”行动,新增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以上。

  到2020年,临港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跨上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25.4%,工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港区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海工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以上,建成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全面建成智能装备产业园,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创新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5%。因地制宜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海工装备为主导、兼顾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设备等优势行业,积极发展产业高端环节,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智能化发展。到2020年,初步建成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形成产值超18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需求,推动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除此之外,记者从滨海新区财政局(金融服务局)获悉,滨海新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正式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浦发银行未来五年内将为滨海新区提供不低于1500亿元人民币的各类金融服务支持,推动金融与区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t013590698a8ed8c6bb.jpg


  助力新区金融创新发展

  本次协议正式签署后,浦发银行将借鉴上海自贸区金融创新经验,支持滨海新区推进自贸区金融政策落地。借助新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通过提供跨境人民币支付、本外币融资等创新业务,促进天津自贸区在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

  据了解,该项资金还将助力新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全面支持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区域建设,在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中的各项载体配套设施建设、交通一体化、产业升级、环境改善等方面提供融资支持。通过产业基金、PPP等方式为区内企业引入海内外风险投资资金及社会资本,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此外,还将支持新区区域发展建设。加强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下滨海新区水污染和土地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项目、循环经济园区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棚户区改造等惠民工程信贷投入力度,助力新区可持续发展。

  推动金融与区域经济深度融合

  除支持区域经济建设外,还将支持新区国有资产整合工作,全力配合新区空间布局及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实施。同时,支持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和风险体系建设。针对新区中小微企业实际,在金融产品创新、扩大信贷投放规模、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先行先试。

  助力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区内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通过跨境银团贷款、买方信贷、内保外贷等服务,深度参与境外项目资本运作,协助整合境内外资源,并在金融产品、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优化配置。

       好风凭借力,奋飞正当时。今天的临港经济区,已吹响改革创新的冲锋号,将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凝聚起强大的智慧与力量,建成国家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谱写开发开放新篇章。

根据  人民日报(北京)等 采编【版权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华发网官方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5-3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