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05|回复: 0

5000元当主编?叫我们如何相信这样的“学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3 08: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nknown.jpg


“做主编要多少钱?”“过节优惠,只需5000!”这不是段子,而是一些网购平台上明码标价的“生意”。提供“出书挂名专著”“挂名大学教材主编”服务的商家不下百家,涉及医疗、教育、旅游、经济学等数十个学科,要价几千到几万,客户多为评职称的高校教师。近日,有媒体踢爆了这一业内“潜规则”。

表面上看,这是一起从出版社、网店中介到购买者的狂欢,出版社和中介得了钱,购买者得了职称。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在这场“生意”里,被损害与被侮辱的,却是原本无价的学术尊严。

应该怪谁?所有的参与者都难辞其咎。购买“挂名主编”的高校教师,不将心思放在教学与做学术研究上,而是“走捷径”,以金钱换取“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虚伪头衔,进而达到晋升职称的目的,违背了高校教师的职业操守,玷污了学术的神圣与庄严。出版社、网购平台商家、图书作者为了逐利,也违背了行业规范与诚信原则。他们理应被批判,并要为自身行为担责。

但如果要继续追究,一些高校不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或许才是深层次根源。有人说,高校将“主编”作为评职称的一种条件,本就不合理,应该废除。但实际上,如真有水平、有能力组编出学界认可的书籍,能一定程度说明编者确实有学术水准,提升职称并非毫无道理。真正的病根在于评审体系的畸变,“一种”条件被异化为“最重要甚至唯一”条件。

高校教师按照岗位不同,大体可以分为行政、专职教学和科研岗位。按照目前普遍的做法,教学岗和科研岗都需要学术成果才能晋升。学术界公认的一个常识是,学术成果在精不在多。一些杰出学者一辈子几篇论文或一本书,价值可能比所谓“著作等身”者高得多。

可对“价值”的认定也是麻烦的问题。理工科尚有客观的引用率可供参考,人文社科却缺乏具体明确的评估标准,又受具体领域研究者较少等限制。于是,一些高校管理者想出了搞“数字化”的那一套,将学术成果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看谁干的活多”,说白了就是看谁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多。如此,看似客观科学了,实则暴露了高效管理者的无能与懒政,是对同行评议等学术成果认定制度的否定,更是对学术尊严的亵渎。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晋升,一些高校教师不惜铤而走险,而出版社与网购平台上的商家,只是利益链的最后两环。学术尊严,彻底沦为贪名与逐利者的玩物。

因此,只要职称评审制度还在对数字盲目迷信,不能尊重学术共同体的评审眼光和操守,买卖论文、出售“主编”之类的闹剧就永远有可能重演。唯有改变一些高校单一僵化的职称评审制度,代替以科学、合理、多元化的评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乱象滋生的土壤。

否则,对学术的尊重只值5000块,基本的诚信道德都荡然无存,我们该如何相信这样的“学术”?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4-24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