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我心无限》将投影科技与现代舞蹈结合
六月中到上海访石库门的新天地,首先在大厦高层的「企业天地,翠湖展厅」观赏了以现代剧场手法演出的《夜奔》,再匆匆赶到帐篷剧场观赏多媒体舞剧《我心无限》。两个节目都是今年办到第三届的「表演艺术新天地」的重点节目。
「表演艺术新天地」今年以「让艺术如影随形」为主题,於六月八日开幕,在为期十一天的节期内,共举行了十五个涵盖装置巡游、多媒体舞蹈、形体偶剧、默剧、街舞、世界舞蹈、京剧、崑剧、梨园戏、多媒体音乐、实景音乐、音乐舞蹈剧场等节目,合共演出超过二百场。是次观赏的两个制作《夜奔》和《我心无限》,都强调「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而且都采用了融合跨越的手法来呈现。
现代剧场 传统戏曲
《夜奔》是台湾狂想剧场的制作,将《水浒传》中「林冲夜奔」与民间传说「红拂女夜奔」两个故事融合,更跨越现代剧场和传统戏曲两种舞台艺术并将之相融,舞台上只是传统戏曲惯用的一桌两椅的简约布景。活跃於两岸三地的现代剧场人韦以丞,和台湾的国光剧团的花旦朱胜丽(朱安丽),在长约一小时的演出中,两人以现代的着装演出两位现代男女在不同生命情境下,从黑夜到黎明出走,於互不认识下相遇,於各自的人生交叉点上领悟到个人生命与社会体制间的关系,而此一领悟则来自两人时而化身为林冲和红拂女穿插其间带出的讯息。
也就是说,舞台上展现的亦是现代和古代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融合,两人回到古代时,便以戏曲的做手、唱腔,再加上一些「配件」(如戏曲中象徵马的马鞭),很明确地让观众感受到剧中人物角色情感的转换。不仅如此,韦以丞从开场便不时以「戏外人」方式来与观众互动,「教导」大家学习一些戏曲中的表现程式动作,将观众带出戏外,以现代剧场惯用的间离(疏离)手法唤起大家对这对「夜奔」男女带出的讯息作进一步的思考。
就剧场效果而言,两位演员都能呈现出跨越现代剧场与传统戏曲、游走於剧场对白与戏曲唱腔(演唱时字幕投映於背幕上)之间,纯熟且游刃有余的表演技巧,以及戏曲歌唱功力,都进入成熟的阶段。尽管此制作的原设计应是在正式剧场上演的表演,改到商厦楼层演出,空间变得窄小,灯光效果与音乐效果都难免打了折扣,尤其是天幕的设计亦难免受制於楼底天花而影响了视觉上的变化,但对将中国传统戏曲的唱腔、身段、做手等艺术之美向新一代观众推介,却是一次很好的示范。
科技影音 营造气氛
接着观赏於太平湖边临时搭建的帐篷剧场内演出的《我心无限》。这是英国汤姆戴尔剧团(Tom Dale Company)的制作,是将现代电脑投影科技与现代舞蹈结合的多媒体舞剧,然而,虽以「剧」为名,但并非叙事性以及有明显戏剧性情节的表演;准确一点说,那是女舞者Maja Furnes在结合现代视听影音装置图形与音响(音乐)下的现代独舞表演,跨越了科技与舞蹈艺术,并将两者相融在舞台上呈现。
就节目文字介绍所言,这是「让舞者和观众一同置身於一个纯白无暇的数字影像空间中,感受数码世界中生命的循环往复……」原名《I Infinite》也就是说这种「无限可能的旅程」,中文译名强调了演出者内心世界中「无限可能」的感受。
这个制作有几个特点可谈,一是灯光投影的变化特别丰富,顶灯加上不移动的小方格结构图形,让舞者的舞蹈融入其中。二是采用烟雾机在特定时间喷发一定浓度的烟雾,将特定的空间在风力的吹动下积聚,再由离开地面距离约一、两尺高的横向射灯映照,於是舞者横躺在射灯光影下便在烟雾中消失,肢体升起高於射灯光影,便出现在观众眼前;由此便营造出恍如幻觉般的时隐时现效果。第三点,是Maja的舞蹈,无论是冷酷、柔情、激烈,还是冲动,都充满了高能量的感染力,不仅身体柔软变化度高,且对光影与音响的反应亦敏锐。这既然是「我心无限」,作为「非我」的观众,能否掌握得到这个「心」(无限啊,有点难度呢)?能否有共鸣?在官能性刺激过後能留下什麽?那自然各有答案,不过是将观众带进「无限」中去联想吧了。
《夜奔》和《我心无限》尽管展示的都是现代演艺舞台上追求内容创新,形式创意的制作,但仍很清晰地展示出分别来自台湾和英国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这亦正是这两个制作都能作为文化交流输出节目很重要的因素。毕竟跨越相融等现代手法制作出来的现代剧场作品,要有生命力,仍必须要有文化内涵才有机会承传下去。
【来源:大公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