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分享| 关注中国| 逆耳忠言| 不平则鸣| 情感天空| 健康生活| 流行时尚| 保险理财| 讽刺幽默| IT与游戏| 信息交流| 华发移民| 华发工作| 摄影美图

社会聚焦|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音乐视频| 校友互动| 网络社区| 房屋安家| 教育培训| 中医瑰宝| 专栏作者| 科技文化| 华发留学| 华发红娘| 关于本站

华发网China168.info海外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6|回复: 0

天宫一号:中国宫 中国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30 15: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酒泉9月29日电 题:天宫一号:中国宫 中国梦

    新华社记者 王玉山 李清华 赵薇

    千年流淌的古老弱水河,在这个秋天的夜晚,目睹了中国人飞天梦想的又一次勇敢起航,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

    (小标题)同样的点火,不一样的期待

    繁星闪烁,夜幕笼罩了茫茫大漠。

    东经100度、北纬40度处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空旷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108盏聚光灯齐刷刷打开,亮如白昼。

    一枚乳白色的长征火箭,稳稳托举着中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静静地依偎在高耸的发射塔架上,箭指苍穹。

    漠风轻拂,零号指挥员王军刚刚下达的“40分钟准备”的口令,在发射场区上空回响。

    30度、90度、180度……随着环抱火箭的第3组回转平台的缓缓旋转。自9天前转运到发射塔区后,天宫一号和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的组合体第一次完整亮相。

    修长的箭体上,金黄“神箭”两个大字清晰可见;包裹着天宫一号的整流罩上,一幅五星红旗的图案绚烂耀眼。

    各种口令和报告声此起彼伏。

    雷达、光电望远镜、高速摄像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在大漠中各点号的30多台广测、遥测、雷测设备,一起对准了发射塔架方向。

    东风、渭南、太原、青岛……一个个地面航天测控站闻令而动。

    布控在大洋上的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巨大的雷达天线也已展开。

    箭在弦上。

    伴随着“30分钟准备”的口令,最后一批塔勤人员从塔架上撤离。

    “15分钟准备!”

    “长征报告,运载火箭准备好!”长征,是火箭测试发射指挥员周晓明的代号。

    “点火时间设置为21时16分00秒。”零号指挥员宣布。

    “长征报告,点火时间设置好!”——由天文台授时、误差在毫秒级的火箭点火时间,已经装订到火箭的飞行程序上,当到达这个时间时,火箭将自动点火起飞。

    装修一新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中心大屏幕上,清晰地实时显示着各个画面。

    “3分钟准备!”

    “1分钟准备!”

    发射塔架摆杆缓缓摆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发射场一片寂静。发射平台下方18米深的导流槽里,湍急的水流从密布槽壁的607个喷头里喷涌而出……

    “……5、4、3、2、1。”

    王军面前,5个并排放置的话筒上分别标注着“广播”“对上”“对下”“天地主”“天地备”——即使在发射前的最后一秒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零号指挥员也有权中止发射。

    “点火!”

    点火按钮操作手李建伟果断地按下那颗大拇指大小的红色按钮——尽管是自动点火,但作为备份,操作手依然会按下点火按钮,人工补发点火指令。

    从神舟飞船的7次腾飞到天宫一号点火,这一幕,是如此的熟悉;这一幕,又是如此的不同。

    (小标题)新的起飞,新的未来

    1、2、3、4……足足4秒钟时间,火箭仍稳稳地站在发射平台上——这个即将远行的游子,似乎不愿意离开大地母亲温暖的怀抱。

    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147次飞行。

    为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基础上,运载能力8.6吨的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进行了170多项技术改进,相当于再研制一枚全新火箭。

    而运载能力更大、更节能的新一代系列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有望3年后首飞。

    发射时惯常的4秒钟停滞时间,如同跳水运动员起跳前猛地将跳板踏下蓄势。

    等待,令人感到压抑的等待——40多天前,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实践十一号04星”失利,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暂停了发射场的有关测试工作。

    灯火通明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58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崔吉俊,直盯盯地望着墙面上那面实时直播发射场景的大屏幕。

    他仿佛看到:53年前,从朝鲜战场归来,出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前身——中国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第一任司令员孙继先。而孙继先还从没有见过火箭是什么样。

    这位当年在长征途中率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的红军营长,拍着桌子给官兵打气:“没见过又怎么样,我们就是不信这个邪,他们能造导弹,咱们就搞不出来?搞!”

    他仿佛看到:53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47颗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创造了包括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艘无人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内的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个第一”,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他仿佛看到:53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无怨无悔地来到荒凉的戈壁大漠,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仅东风革命烈日陵园,就长眠着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13位将军、685名官兵和科技人员。

    大屏幕突然被烟雾填满。

    大团的蒸汽和烈焰从火箭底部猛地涌了出来,一束明亮的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托举着高大的火箭,向着无尽的星空,扶摇而上。一连串空气被撕裂的声响瞬间爆发。

    静寂的戈壁滩上,刹那间响彻起阵阵震天撼地的巨响,轰鸣声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

    “起飞!”坚定清晰的报告声中,难掩兴奋。

    飞翔!飞翔!

    天地间,似炸雷滚过。加速上升的火箭,如同一束炫目的火光,划破无边的长空。

    飞翔!飞翔!

    大漠中,如天崩地裂。渐飞渐远的火箭,如同一颗明亮的星星,汇入墨色的天幕。

    ——多么熟悉的一幕!却又是从来也看不够的一幕!

    (小标题)浩瀚太空迎来中国天宫

    “火箭飞行正常!”

    “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

    由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和远望号远洋测量船,以及西安测控中心组成的测控通信网,紧紧地盯着火箭的一举一动。

    首次正式投入使用的中继卫星,使天宫一号的测控覆盖率由17%提升至70%左右。

    此时此刻,千千万万航天人的心,紧紧追随着天宫一号不断延伸的航迹。

    此时此刻,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紧紧牵挂着天宫一号不断攀登的足迹。

    人们不会忘记,50年前,前苏联把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40年前,世界上首个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发射。

    人们不会忘记,浩瀚宇宙那曲嘹亮的“东方红”,“航天英雄”杨利伟那句“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的肺腑之言。

    50多年来,直面差距,不惧挑战,中国航天人奋起直追,在太空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

    2010年10月,中国宣布正式启动实施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计划在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而实施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突破和掌握交会对接技术,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9月28日说:“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提供目标飞行器;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技术试验。”

    火箭开始实施第一个分离动作。统计表明,世界载人航天70%的事故发生在发射段,而发射段的前120秒,又是其中最危险的阶段。

    助推器分离,火箭一二级分离……

    整流罩分离。火箭已经飞出稠密的大气层,天宫一号在太空中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热烈的掌声中,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

    热烈的掌声中,人们期待着一个月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用户须知|小黑屋|法律申明|隐私通告|华发网海外版china168.info

GMT-6, 2024-3-28 23: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