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历史眼光看改革,改革的历程,就是开掘社会活力源泉、寻找国家繁荣之道的历程。有什么样的松绑除障,有什么样的改革突破,就有什么样的活力生机和治理答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聚焦聚神聚力推进改革,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以此狠抓落实、松绑除障,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增活力。
400余项行政审批毅然砍掉,一元钱办公司削平门槛,负面清单落地生根,民营银行渐行渐近,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简政放权,抓铁有痕、落地有声,释放出制度的红利。与此同时,深水区的改革,还面临着许多老问题和新考卷:面对艰难的自我革命,如何避免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自主创新的链条上,诸多体制机制的关卡如何清除,创新和转化环节怎样衔接得更加紧密?
挑战越多,困难越大,我们越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现代财政制度,形成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有利于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利于促进社会有序流动、释放生产要素活力……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从而激发经济的新活力,激荡社会的创造力,始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
活力来自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商贾四出”,“足迹几遍于宇内”,市场自古便是社会活力的源泉。今天的经济体制改革,更需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以此提升竞争效率,实现创新驱动。5月份经济数据,一扫“冷意”,稳中向好,是简政让民营企业的增长有了后劲,是放权让民间投资有了激情。“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有无限的活力在成长。”这种新生,正源于改革为市场松绑除障,让社会活力迸发。
活力来自于壮士断腕的魄力。用好政府“有形之手”,放活市场“无形之手”,完善社会“自治之手”,方向清晰,却知易行难。看准了就大胆干,呼唤着改革魄力、为民公心。以松绑除障激发改革活力,必须冲破利益藩篱,集中力量突破阻力最大的地方,不能撞上具体的利益,就反弹拖延;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确保改革红利惠及民生,造福个人、企业和社会,让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成为改革最大的活力源泉,成为推进改革的强大内生动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从呛水者到弄潮儿,我们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实践中日臻完备,我们推进改革的手段和资源比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放活不放任、放权不放责,牢牢地扭住市场这个发展的“主引擎”,走向纵深的改革必将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发展的升级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网络转载
|
|